東梅古道を通りたかった!

東梅古道とは、昔、ランタオの住民たちが東涌から梅窩まで歩いた山道です。今、住民たちはだいたい引越したから、この道を使う人は散策する人です。

東梅古道は”香港オリンピックトレール”と呼ばれる。2008の北京オリンピックを祝うために、東梅古道を飾って、”香港オリンピックトレール”になってきた~



======



東梅古道

對於喜歡郊遊行山的人士,大概都知道這條奧 運徑其實也就是貫穿東涌到梅窩的「東梅古道」的一部份,整條路如今都是混凝土小徑,雖然說行程 中要從海邊步行並翻越二百多公尺高的山坳–望渡坳,再回落到另一面的海邊,但坡度不算太陡,沿途也有林蔭,只要是身體健康的一般人士,通常要 行畢全程並不困難。當然,夏日炎炎,帶備足夠的清水和遮陽裝置是一般常識的了。

白芒三鄉 村口有涼亭供 遊人歇息,對出一泓綠水,小舟三兩,風景怡人。循海旁村路直入,不用多久後便抵白芒村。龍眼、 黃皮、番荔枝等果樹滿途。這條村落有逾200年歷史,但現僅有10名長者居住。村內郭姓原居民為唐 朝武官郭子儀後人,輾轉經福建、潮州移居本港,現時已為第23代後人。白芒村與附近的大濠村及牛 牯塱村合稱三鄉。二次大戰時為抗日游擊隊的活動範圍,而當中白芒村的更樓、宗祠、圍牆及門樓更 於1999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法定古蹟。更樓始建於1939年,是為了防土匪而興建,後在1945年 變為學校,甚有歷史色彩。而位於大蠔村附近的大蠔河是本港唯一已知有瀕危野生香魚的天然繁殖地點。


行程小記

遊覽各鄉景色後循奧運徑繼緩步上行,約45分 鐘左右抵山間小亭,可小休一會俯瞰嶼北美景,其後繼前行約10分鐘,便是此行最高點–望渡坳,隨後就 是約半小時的下山路了,途中還會經過「銀礦洞」。根據資料,此洞早於 1862 年便已開採銀礦,後因質 素欠佳造成虧蝕而停產。洞內非常寬敞,闊 度近4米,內有一條小河,長約40米,水深則近2米,洞頂似以鐵 器鑿成,呈拱形,昔日有大量蝙蝠棲息,而現在已因安全理由而封 閉,只餘洞口小部份供遊人緬懷追憶而已。

過盡斜路抵瀑布公園,夏天雨季,水量充 沛,氣勢磅礡,足堪取景。

離開瀑布公園後便是梅窩谷地的範圍,隨 意蹓躂一番,欣賞田園風光,亦可到文武廟參神進香。之後回返食肆 林立之梅窩市集,大快朵頤可也。

從梅窩銀礦灣乘船回返港島市區,假日約 每半小時一班,快船需時30分鐘而已。



======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