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格里格是一位挪威作曲家和鋼琴家,以其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品而聞名。他也因透過音樂對挪威身份形成的貢獻而聞名。他於1843 年6 月15 日出生於挪威卑爾根。小時候,格里格深受音樂老師母親格辛·朱迪特·哈格魯普的影響。格里格的母親是挪威政治家的女兒,因此接受了音樂教育。格里格六歲時就被母親教彈鋼琴。

格里格15歲時,在一次家庭聚會上結識了挪威小提琴家奧勒·布爾。布爾立即認可了格里格在鋼琴上的天賦,並鼓勵格里格的父母送他去萊比錫音樂學院。格里格的父母最終聽取了布爾的建議,年輕的格里格完成了他的鋼琴演奏。在萊比錫音樂學院接受教育。在那裡,格里格患了嚴重的肺病,幾乎奪走了他的生命,由於左肺受損,他在困難的環境中度過了餘生。1862年畢業後,格里格在家鄉首次演出在那裡,他演奏了貝多芬的奏鳴曲“悲愴” 。格里格隨後進入了著名的音樂圈。他與挪威國歌作曲家里卡多·諾德拉克是朋友。諾德拉克去世後,格里格創作了他的葬禮進行曲。

格里格也是尼爾斯的朋友格里格在這段時期創作了多部鋼琴協奏曲,並於1868年收到了著名鋼琴家、傳奇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的推薦信,格里格從此獲得了挪威政府的旅行資助,並介紹了許多鋼琴協奏曲。李斯特對格里格的作品印象深刻,在兩位作曲家初次相遇的羅馬演奏了格里格的鋼琴協奏曲。李斯特還欣賞了格里格的第一小提琴奏鳴曲。格里格創作了多種鋼琴、合唱、聲樂作品。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為易卜生的戲劇《培爾·金特》創作的音樂。這部作品中包括著名的選段《山王之間》,深受當時音樂家的推崇。他的《霍爾伯格組曲》鋼琴曲也受到同行的高度評價。另一件著名作品是《66首鋼琴抒情小品共10卷》。他也為管弦樂團創作抒情小品。他的許多作品包含了著名藝術家如海因里希·海涅、拉迪亞德·吉卜林、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和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格里格的大部分音樂也被用於挪威流行文化,包括1944 年演出的非常著名的輕歌劇“挪威之歌”。也對《山王》、《獵殺Wumpus》等電子遊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04年9月4日,愛德華·格里格在家鄉挪威卑爾根去世,他死於肺結核和胸膜炎並發症,數萬人參加了他的葬禮,可見人們對這位偉大的挪威作曲家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