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 | ひょっこりひょう「たいわん」島/(台湾ブログ)

ひょっこりひょう「たいわん」島/(台湾ブログ)

自称「台湾総合ブログ」です。 台湾の「芸能」「観光」
「映画・ドラマ」「歴史」「古跡」「地理」「人文」
「言語」「民俗習慣」「グルメ」「図書・書籍」
「風景・自然」「社会」「宗教」と台湾生活のことなど
Yahooブログから 引っ越し中

台湾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会(台北幸町教會)

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
設計 井手薫
1916竣工


濟南教会HP
台灣的基督教長老會是在1860年後傳入的。日治時期為了安頓來台日人的精神生活,同時想以宗教輔助統治,
日人於1896年,在著名的馬偕牧師和台灣富商李春生的協助下成立了「日本基督教團台北幸町教會」,並於1916年興建今天的濟南教堂。
這間教堂純屬日本信徒使用,由於與台灣基督教會關係良好,就扮演著日本政府與台灣教會的居中調節者。「九一八事變」後,更成為台灣總督府推展「基督教日本化」政策的指揮中心,配合時局展開各項宗教活動。
 光復後,幸町教會開始出現台人信徒,並歸入台灣基督長老會,改稱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但是隨著日人來台的外省信徒組成的「國語禮拜堂」,也依附在此上拜,而引發產權糾紛,變成外省人和本省人之爭。而今日兩教會仍共同使用這個教堂,這也是為什麼今日教堂 門口仍掛著兩個教會名稱的原因。

 清朝自甲午戰敗後,日本來台的基督徒不分教派,組成「基督信徒一致會」,河合牧師於1896年5月27來到台灣。
 河合牧師來台後,曾遷移數次聚會場地,1896 年 9 月將聚會場所改在新起街(現西門町漢中街)租借的房屋。而後得到李春生長老的好意,在新起街開始有自己固定的聚會場所,1896 年 11 月 22 日設立為台北日本基督教會。
 明治三十年(西元1897年),信徒提議興建禮拜堂,先得到李春生長老獻西門外街約三百坪的土地及現金二千元,加上信徒所獻共得四千四百餘元。於明治三十二年開工,一年後完工,二月廿日舉行獻堂感恩禮拜。
 明治四十年(西元1907)因為教會發展縁故,原有聚會場所不足使用,於是在信徒大會中提議建禮拜堂,禮拜堂設計者為井手薰先生(總督府設計者),於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二月二十八日開工興建,大正五年六月二十八日竣工完成。1937 年 5 月日本基督教團成立後,教會改名為台北幸町教會,為目前在濟南路所見教堂。
 日本戰敗後,台灣會友會藉移至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因地名變更曾歴經數次改名,郭和烈牧師時期最後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1998 年 5 月 4 日,經台北市政府公告為直轄市所認定之古蹟。  



日本人専用のキリスト教教会として使用され 戦後台湾人信者が台湾語礼拝していたところ 外省人が「國語禮拜堂」として割って来て対立すること50年 2002より北京語礼拝開始となんとも 台湾の歴史を象徴するような教会である。

河合牧師
 日本人河合牧師の業績も紹介されている。

以上
2006/7/13(木)投稿


にほんブログ村 海外生活ブログ 台湾情報へ
にほんブロ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