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甲級聯賽可說是許多足球選手夢寐以求的賽事之一,而它的歷史文化也是相當的豐富,本篇文章將與各位一同探索其中,現在就跟著小編腳步一起來認識這個有趣的國家!

丹麥足球中丹超與丹甲的差別?

丹麥足球超級聯賽(Danish Superliga),通常大家都簡稱為〝丹超〞,是由丹麥足球協會管理,也是丹麥職業足球聯賽的最高殿堂,1991-1995年當時丹超共有10支球隊,賽制為雙循環制,由秋季和春季聯賽組成,秋季聯賽的最後兩名會被迫降級,前8名球隊保留成績打來年的春季聯賽,春季聯賽冠軍者為當季聯賽的冠軍。每支球隊(不算秋季最後兩名)總共需參加32場比賽(秋季18場、春季14場),勝一場為2積分、平一場為1積分、負一場為0分。

1995-1996賽季丹超聯賽增為12支球隊,採用了三循環賽制,除主客場外,另外一場比賽主客場取決與兩支球隊上賽季的排名,排名高的則占據主場,因此每支球隊總共參加33場比賽,勝一場積3分、平一場積1分、負一場積0分。聯賽冠亞軍分別參加歐洲冠軍杯第三和第二輪資格賽,聯賽的季軍與殿軍分別會參加歐洲聯賽第三和第二輪資格賽,而丹麥冠軍可參加歐洲聯賽杯第四輪資格賽,聯賽排名最後的兩支球隊將降級到丹麥甲級足球聯賽。

丹麥甲級聯賽,為丹麥的足球聯賽的第2級別,在1945至1991年之間甲級聯賽為丹麥聯賽最高級別,而超級聯賽的成立,讓甲級聯賽降為第二級別。甲級聯賽前兩名隊伍會晉升到丹超聯賽,最後一名者降級為丹麥乙級足球聯賽,以此類推。

丹足教練為台灣貢獻他的一生
在去年歐洲盃丹麥與芬蘭的比賽一開始時,球員艾歷克森(Eriksen)就倒地不起,丹麥與芬蘭不論是隊友或者是球迷都共同喊著他的名字,現場非常的激勵人心。雖然止步於四強,但是透過鏡頭讓全世界看見了足球不只是足球,更是人道主義以及運動家的精神,而正當國人又提到希望台灣足球起飛,向歐洲看齊的時候,其實台灣這片土地上就有一位來自丹麥的專業教練默默深耕了十年之久。

這位丹麥教練叫Johnni,因背景與信念不同,來到完全陌生的國度"台灣",他希望讓台灣孩子透過足球翻轉人生,以不收任何費用的方式來指導球員。而愛台灣的Johnni教練,除了堅持球衣印上中華民國國旗之外,也印了澳博娛樂城的LOGO,更透過足球國民外交,讓這面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飄揚在丹麥的職業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