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終於睇完斷捨離這本書
我早就知道大概的理念
從來都覺得和自己沒有關係
“我又不是購物狂” “我家也沒有很亂” 
幾年前的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可扔,都是平時要穿的衫褲
現在的我是面對那些雜物不知如何面對

書有一段打動了我

「你每天用的杯,最不容易壞,或是即便壞了也無所謂的普通杯換成奢侈品牌的杯。 剛開始用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很彆扭。
“總覺得很容易壞掉” 
“好可惜啊”
“ 好重啊”
要是有這種念頭,就說明奢侈品牌的杯已經超過了你的自我形象。不過人類是很容易根據外界變化做出自我調節適應的,等適應了以後,到了日常隨便用它也不再感到彆扭的時候,潛意識裡的自我形像也就跟著提高了。 
——看待,自己到底給了自己什麼樣的東西。
這一過程也可以讓我們清楚自己當下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了解了這些以後,接下來不免就會思考,自己到底想要變成什麼樣呢? 當有了這種想法後,就會開始使用和自己的目標形象相符的物品了。 我在這裡用很容易理解 的“我想成為配得上奢侈品牌的女人”為例,到底要變成什麼樣, 當然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們心自問。 」




其實當我讀完哩一段
我腦中閃過兩件事件
它們一直都在我房間ショボーン

櫻花陶瓷星巴克杯
LV 袋


櫻花陶瓷星巴克杯
我覺得它外帶對我來說容量太少355ml(一口就飲完)
一直就把它放在盒子 觀賞

琴晚
我終於把它解封
從盒子裡救出來
也把過去的自己拉出來
正視這個問題


斷捨離不是家裡空無一物,什麼東西都只擁有件
而是檢討自己身邊充斥著
那麼多能用卻根本不用的東西
從透過對物品的拷問,可以進入心靈
察覺自己心底的真正想法
「斷捨離其實是一種自我肯定,恢復自信的過程。通過物品確定自己的價值觀及思考問題 」

我察覺到自己喜歡在另外一個房間、另外一個空間學習
為什麼不喜歡在自己的房間學習呢?

另外一個房間有什麼不一樣呢?

壓力是無形的。從小事物日積月累,令人變得煩燥不安
要意識到物品的數量和質量,多餘的物品要斬斷
家裡才有流通性。經過精挑篩選出的少量物品,能夠各得其所,物品仿佛回歸了屬於自己的空間 

斷—物品要用才有價值
捨—物品在此時,當下,應出現在需要它的地方
離—物品處於恰當的位置,才能展現美感





每日整理一點點
心情都會舒服點


我考完試就會大汁指差し






 
我從星期二(TUE)就開始覺得喉嚨痛
以為是天氣太乾燥和時冷時熱的關係
星期三(WED)我本身想打電話call in sick
但沒發生, 加上我喉嚨本身就有點乾,
上班路上也覺得漸漸沒事
 
星期四(THUR)
不行, 喉嚨真的很痛, 不想上班嬰兒哭
當天我有test, 沒事, Negative眨眼
 
星期五(FRI), 好多了, 上班
 
星期六(SAT)
本身這個RAPID TEST是給他媽媽
佢媽一大半時間都在她房間
但因為當時她還未test +
所以我也有同佢講左幾句
佢話好彩佢仲有味覺,嗅覺
我說今次Omicron的症狀很似流行病, 所以就算有味嗅覺也不一定
佢昨天有TEST過, 是 — 
 
當我們回到自己家時
他媽打電話說, 她剛剛test了, +
 
其實我很生氣
你為什麼不一早去test呀真面目
 
星期日(SUN)
今天我們跑了3間才攞到最後一盒

 
 
 
 
要等15分鐘
飯都食吾落
好彩是 — 
哭泣
不然我真係頭大
 
 
 
中左不是問題
是麻煩一齊住的人和公司
我很怕麻煩別人
 
今日本身想出去看展覽
還是留在家做清潔哭泣

 

Feb28 - March 04

 

 

 

一直在享受這種不用上班的廢人

好耐都無放假(自從畢業後)

一直都在工作

一直在想我到底可以再做什麼?

難道我既人生就這樣日覆日地過?

 

我也察覺如果我沒有為自己"安排"行程

我就會變成一個只會工作的"人"

 

再回想

我就像沒有靈魂的人

 

 

 

放假期間我沒有四點半就逼自己起床

但身體早就習慣五點多就會自然醒

會不知不覺諗我今日有啲乜要做

有啲乜昨天沒完成等

 

可恥的第一日右手剩下

我本身諗住吾飲咖啡兩個星期

因為覺得不必要, 又不用上班

我朝早7點到12點一直頭痛

以為可能我餓

吃完飯還是痛

痛到我無法集中精神

最後我放棄了

我沖了杯咖啡微笑著

頭痛半個鐘後就慢慢消失

 

 

 

 

 

 

 

 

 

In Order To Live: A North Korean Girl's Journey to Freedom

 

我是無意中在Youtube看到她的直播

本身我是當白噪音去做其他事

 

我一直都知道她的事

但沒想到她整容變了好多

一時認不出來打哈欠

同埋佢英文進步了很多

 

突然有興趣起來

就去閱讀她的自傳

我閱讀看心情和内容來決定

如果是有趣和推理

我多數兩天就可以看完

但如果知識内容多, 要做筆記的話

那就不好說

 

我中間也有去找有關她的新聞

我覺得不必太在意内容的真假

一, 你不是她本人, 她的經歷, 感受等你無從得知

你不可能用一本書或訪問就以為你認識佢既一切

二, 如果你覺得她的内容不正確,你係有選擇性地拒絕

三, 閱讀一開始就不是用來判斷事情既真假性

它是用的培養你的獨立思考

 

「書讀得愈多,思想就愈深,眼界也更寬,連情感都不再淺薄。」

「當你有更多豐富的字彙形容這個世界的時候,思考複雜事物的能力也會跟著提高」

 

              cr:Voice of North Korea by Yeonmi 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