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空间想说两三句。所以先把想说的事情分为三个题目。
第一个题目是
“比较族”和“享受族”
周所众知,最近万叶大学来湖大短期研修。希望这个时段所有同学跟他们多多交流
“争取机会” “不怕说错” “机会难得” “去交流吧”这几天这些词我已经说了几百遍,所以同学们可能都听厌了
大一学生才学了半年的日文,留学生也不是中文专业,也几乎没学过中文。那他们怎么沟通呢?他们的接触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我实在好奇,又有些担心……。所以虽然最近有点忙,但是不得不抽身出来观察一下中日90后的生态和接触。(当然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好奇,作为一个他们的老师,还是有照顾他们的责任。)
我记得上个礼拜三我进去教室,就有感觉教室里的气氛不同往常。然后发现教室里有几副新面孔。原来新的日本朋友来湖大了。我跟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开始侦探他们怎么交流。……毕竟是半年嘛,对话如流才怪呢。我听到的,忽而是日文,忽而是英文。不过我看到的,积极主动交流的好几个学生。凡事学外语的,积极的心态和姿态是非常需要的。然后,日本留学生跟我学生一起上课。下课了。他们说要去吃饭。我从来没有跟大一学生一起吃饭。所以我觉得这也是“难得的机会”。于是这次对这个机会,我也积极一下。而且看他们的中英日混杂交流……有点放不下心。
以邵总为主的我们一大堆人吃了四盘新疆大盘鸡。对还不习惯中国湖南省长沙市的日本青少年来说,湖南的不辣还是相当辣的。他们不断说「か~らっ!」,看着他们那么难受,我却就没有辣的感觉。看来我越来越长沙了。
他们因为很辣,想喝杯水。结果送来的又是“相当”热的开水。很多日本人不知道中国的生水是不能喝的。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难以相信的事情。但是,从全世界来看,能喝自来水的国家是只有11个。相当辣的菜,相当热的开水,对他们来讲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事情。 但是我们往是去国外才知道“祖国 的常识,并非世界的常识”的道理。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我已经基本上见不以为奇了。但是像他们第一次接触中国日本人呢?会想怎么样。我觉得可以分为以下两族
第一族是“比较族”:他们凡事碰到中国现象,就想:“日本是不会这样子的”
第二族是 “享受族”凡事碰到中国现象,就说“中国很有意思。跟日本截然不同。”当时4年前我来
北京的时候,我是属于此族的。
幸亏来中国的大多数人是属于“享受族”。(要不然的话,一般不会来中国吧)。其实中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所以我希望日本年轻人拥有积极乐观和接受一切的态度,并享受中国生活。
以下讲的事是想跟大二学生说的
那我随便说说摆一下现在想到的话题。
“今天在中国(长沙)发生了什么?”“每个周末长沙放烟”“介绍高考的故事(中国的高考多么恐怖)”“中国人的恋爱观如何”“学日文的感受如何(不要说“難しいです”一句了事。你们还要讲日文生涯当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介绍一下妳们的家乡、自己名字的由来”
总之我们以后更需要培养学日文的习惯。要有一个心态,即“用日文表达一切”
第三个题目是
“学而致用”
最后我想跟这次很少交流的,或者没有交流的同学说几句。
自己问一下自己“我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前几天看了一条我学生发的微博,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象。说:
“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必须得逼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
中国有一句话:“学而致用”。不要仅仅地去积累单词和句型。把自己呕心沥血学来的东西运用在实际的交
流。这样子才能成为自己的血肉。
我看中国人比日本人更重视父母之恩。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孝顺是人生的幸福和目的所在。
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不断的挑战。连续不断的挑战会产生无可指数的失败。失败也没关系。重要的事从失败中自
己能够学到什么,以后自己有什么事情不该去做。
最后,幸亏日本留学生来湖大,跟学生相处的时间多了。我们好像能够加深关心。我很高兴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