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的封底写着“本书综合利用考古、文物和文献资料,详细介绍了北京的演进轨迹,重点阐述了明清时期的都城建设成就,进而追溯了这座伟大城市的文化渊源。”

    名副其实,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北京城的历史变迁和北京精彩的建筑艺术的全貌,也加深了我对北京的感情。

    如下是我从这本书里得到的小知识;

    “这就是说,大街宽37-38米,小街宽18-19米,胡同宽6-7米。今天北京城内有些街道和胡同,仍然保留着元代的格局。东四(牌楼)一条至十二条、西四(牌楼)头条至八条的胡同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徐达、常遇春军突破齐化门攻下大都之后,朱元璋立即把它改名为‘北平府’,取‘北方太平’之意。但实际上当时的北方仍有大元帝国皇帝的存在,且念念不忘大都。”

    “北京外城的修筑是在明嘉靖年间进行的。嘉靖以后,由于行会制度的推广,加上士子来京考试的需要,正阳门外、宣武门外不断进行行会会馆和各地会馆的建设,促进了大都城以南关厢一带的繁荣。”

    “钟鼓楼原是全城的报时中心,作为全国的首都,自然也是全国的‘标准时间’(犹如今天的‘北京时间’)。”

  受这本书的影响,最近几个月我先后去看了蓟城纪念柱、悯忠寺、辽南京皇城东北隅转角楼遗址、天宁寺、金中都水关遗址、金中都宫城正门应天门故址及金中都鱼藻池遗址等地方。

    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值得一看!

 

《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朱祖希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201812月第2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