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是胸主動脈壁在受到某些病理因素的破壞後,高速、高壓的主動脈血流將其內膜撕裂,使主動脈的內膜和外膜分離,形成夾層。完整的血管內出現了兩個腔,原本的血管腔稱為真腔,新形成的稱假腔。假腔持續擴大,形成瘤樣擴張的胸主動脈壁外膜,隨時可能破裂,導致患者大出血而死亡。
常見引起胸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原因有動脈硬化、高血壓、醫源性損傷、炎症、馬凡氏綜合征等。其中因動脈硬化引起的夾層動脈瘤常見於50~60歲的男性患者,患者感到胸背部撕裂樣疼痛,醫生稱為“瀕死樣疼痛”。一旦發生破裂引起大出血,搶救難度大,死亡率極高,被形象的比喻為人體的“不定時炸彈”。
對胸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傳統的方法,是開胸甚至開腹,用一段人工血管置換掉病變的動脈。
專科中心有專業進口的檢查儀器,可以更加詳細的心臟檢查出問題所在,此外,醫生也會根據你的情況為你制定合理的檢查計畫及治療方案,幫助你順利治療心律不齊,心肌梗塞以及心臟衰竭這類心臟疾病。
但手術創傷大,並發症多,存在很高的手術風險。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醫生發明了一種稱為“血管腔內隔絕術”的治療方法。
手術醫生在患者腹股溝處作一小切口,從股動脈導入微細的導絲導管,在x線下注入造影劑,即可發現裂口的位置;導入一個帶膜的支架型人工血管緊貼在裂口處,支架與血管壁緊密貼合在一起,裂口就被完全封閉,避免血流由裂口進入並反複沖擊假腔,導致破裂的危險。相對於傳統手術來說,具有創傷小、耗時短的優點。
現在人們保健意識大大提高,但往往重視控制血壓,對為何會引起高血壓以及有哪些危害認識不夠。
專家建議:高血壓患者應該明確病因,分清原發性與繼發性高血壓,對因治療。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檢查自身血管有無病變,如頸動脈、主動脈以及下肢動脈的超聲、CT或磁共振,防患於未然。對於老年人突發胸背部疼痛更應提高警惕,切莫大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