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已死。」
這句話說出來一定被人吐嘈,誰不知孫策已死?
但對我來說,這不是一個好笑的句子,
因為這句是出自《武靈士三國志》周瑜公瑾的口裡……
公瑾因為伯符的死而傷心,一直深深的影響了身為周瑜武靈士的克羅德。
我不否認這是一個BL的萌點,但是我想正經點的說這個題目,
《武靈士三國志》是說三國的人物轉生到未來,
而這些轉生的歷史人物,能夠擁有與前生相同的能力,
雖然可以繼承這種強大的力量,但前生所受到的傷害都會一併繼承至今生。
就如夏侯惇,今生會跟前生一樣瞎眼,
荀彧亦一樣受到前生的記憶所影響令自己身患不治之症,
第六和七卷的陸遜則受到前生『走不出伯符公謹的陰影』而決定背離吳國,
可見這些影響絕對會影響今生的想法,或者限制了活動範圍。
那麼到底轉生而來的武靈士有什麼作用?
這個問題我也在思考,難道又要重演一次三國混亂的時期嗎?
而我則認為,這是個考驗……即使性格相似、
力量相同、也是三分天下之勢,到底在知道歷史的情況下,
武靈士可不可以不重蹈歷史的覆轍?
三國是一個群雄蜂擁的時代,也是一個亂世,
也許三國的理想都一樣,希望天下太平,但各為其主,
以致互相撕殺,當中也有可能是波及三國主公們的一念之差而改變結局。
就連載到第七卷這個進度來評論,似乎,曹操與歷史一樣,
想放棄荀彧的進言了,即使曹操沒有失去郭嘉,但聽不進別人的話這個缺點,
就算郭嘉荀彧荀攸賈詡司馬懿都在生也幫不了他。
說回周瑜和孫策那段,他們能跨過自己前生的記憶嗎?
克羅德說:「為了守護重要的東西,我會不惜斬斷斷金之盟!!」
大家都說克羅德很期待能跟轟蘭市郎見面,卻一見面就開打,
他的想法跟周瑜一樣,令人想不透……
為了守護重要的東西,不惜冒險跟曹魏交涉──
為了守護重要的東西,不惜降服在夏侯惇腳下──
為了守護重要的東西,不惜跟伯符對戰──
為了守護重要的東西,不惜斬斷斷金之盟──?
可惜,公瑾想時,伯符亦未必想呢……
斷金之盟是二千多年的記憶所緊扣的誓約,
不是一句要砍斷就能了事的!!
克羅德,公瑾,我不清楚你想做什麼,可是,
現在站在你眼前的就是你多年的摯友,轟蘭市郎,伯符啊!!
前生不同今生!!公謹,今生的伯符還沒有死!!
只要還有人記得他的存在,他就未曾正式死亡過的啊!!
用以下這句話來完結我這篇冗長的胡言亂語吧──
「孫策伯符就在此!!
斷金之盟永不斷!!」





